桂建芳院士和盧欣教授應邀參加廣東省科學院創新發展論壇并作學術報告
發布時間:2021-11-27
2021年11月26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和武漢大學盧欣教授應邀到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參加廣東省科學院創新發展論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資源利用分論壇,分別作了題為“在基因組資源快速增長和糧食安全日益強化的挑戰時代魚類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的再思考”和“探索地山雀社會進化于時空之間”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常務副所長(主持工作)陳金平主持。


桂建芳院士作報告
桂建芳院士在報告中通過列舉三棘刺魚分化群體適應性進化的基因組變異和基因突變、金魚和銀鯽等多倍化產物的演化歷程和雜交品系繁育等前沿研究實例,從重要魚類譜系的生物學創新和基因組進化、魚類馴化和選擇的生物學解析、自然多倍體魚類的演化歷程和雜交產物、魚類養殖生物技術的開發與創新、魚類遺傳育種生物技術的應用途徑和潛力、基因改良對水產養殖育種產業和糧食安全的貢獻等六個熱點問題重新思考魚類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目標和趨勢。桂院士勉勵廣大科研工作者要有奇思妙想,敢于創新,同時科研工作一定要穩扎穩打,要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才能提升成果的層次水平;科學家在謀求技術進步的過程中,一定要始終秉持造福人類的初心。


盧欣教授作報告
盧欣教授介紹了他們團隊過去17年間對地山雀社會進化驅動因素的探索,揭示了廣義適合度等價原理、鳥類合作社會形成的機制、社會寄生親屬驅動的配偶外親權EPC-CBP途徑合理性。他用自己經年累月的的研究經歷為例,強調做生態和進化生物學的研究一定要長期堅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耐得住孤獨寂寞,更要將科學研究上升到哲學的思維高度,以全局思維打通知識體系的脈絡,把握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探尋宇宙萬物運行的底層邏輯。
兩位專家的精彩報告引發科研人員熱烈討論,他們的治學態度深深感染在場的每一個人,讓大家受益匪淺。
(業務辦 劉琪司 供稿;黨政辦 蔡元俊 供圖)